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江西新闻 >

银幕上“江西声音”日益响亮

时间:2019-06-03 03:57 浏览:

    本报记者 郁鑫鹏     细心的观众可以注意到,由江西相关单位参与摄制的两部红色题材电影《浴血广昌》和《信仰者》,今年暑假期间在全国各大影院火热上映。这两部电影的上映,为党员干部提供了丰富的党性教育教材,也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优秀的精神文化“食粮”。

    于1958年8月成立的江西电影制片厂,当年便推出了纪录片《井冈山公路》,由此开创了江西自己拍摄电影的历史。但是,由江西自主拍摄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则是到了1982年7月。

    “江西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非常岁月》,是根据江西本土作家杨佩瑾的作品改编而成的。”江西电影制片厂老员工郭剑翔这样对记者说。1982年大学一毕业,郭剑翔便分配到江西电影制片厂工作,幸运地赶上了参与《非常岁月》的摄制工作。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初,根据当时全国制片生产的新形势以及电视的兴起、普及对银幕产生冲击的现实,我省迅速将制片生产的题材方向重点转为“抓代制片、上故事片、搞复制片”。

    “江西电影制片厂是个小厂,在彩色故事片的摄制方面属于‘生手’,但当时大家铆足了劲,希望能把江西电影的‘第一炮’打响。”参与《非常岁月》摄制的刘驰峰说。据悉,《非常岁月》的成本为42万多元,但全国发行收入达55万元。初尝甜头之后,我省迅速加快彩色故事片生产的步伐,同年9月又开拍了影片《悔恨》,同样取得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一个小厂,一年能拍出两部故事片,而且不亏本,当时在全国电影界产生了广泛影响。”郭剑翔告诉记者。

    从1983年的《愁眉笑脸》《暖流》,到1993年的《悲烈排帮》《井冈山》,从2000年的《毛泽东与斯诺》到2009年的《可爱的中国》,从2014年的《洋妞到我家》再到2017年的《建军大业》《老阿姨》……改革开放以来,江西文艺工作者根植于红土地,着力激发创新创造的活力,努力开拓新的题材与表现手法,不断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影片,推动银幕上的“江西声音”越来越响、越传越远。

    《江西当代影视》显示,从1980年至2000年这20年里,由江西人编剧、执导、拍摄的电影有76部,其中获“百花奖”“金鸡奖”“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的有38部。与此同时,我省培养并向全国输送了包括高希希、黄军等一大批国内影视界的高端人才。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十二五”以来,江西的电影创作呈现出数量、质量同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其中2014年至2017年共出品24部电影,如《洋妞到我家》《建军大业》《老阿姨》等影片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红色恋歌》获第八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一个人的课堂》入选第二十三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近年来我省在影院设施建设上取得了全国瞩目的成绩,但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电影文化需要,我省的电影业还存在制作机构少、实力弱,电影内容产品不足、精品不多等诸多短板。2017年以来,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加快影业改革步伐,明确把促进电影精品创作列为重点工作来抓,组建了全省影视人才库、影视单位库和影视题材库,深入发掘适合拍摄成影视剧的江西题材。同时,招大引强吸引博纳影业集团等影视巨头来赣发展,与江西合拍影视剧、投资影视基地、建设数字影院。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国土厅等厅局联合出台了江西首个支持电影全产业链共同发展的重要政策——《关于支持江西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对我省电影业发展所需的资金、税收、金融、用地等九个方面作了详细规定。政策的“真金白银”为江西电影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可以预见,新时代银幕上的“江西声音”将会更为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