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江西新闻 >

193个自然保护小区护出婺源好生态

时间:2021-01-22 02:06 浏览:

  本报讯 余燕 记者姜迪飞 丁华报道:12月12日,婺源县秋口镇外俞村村民俞树青一早来到月亮湾河段。他划着一条渔船,娴熟地撒网、收网。而捕获的鱼,又一尾尾小心放回河里。俞树青是网红渔翁,他的职业是给摄影爱好者做模特。日撒百次网,不捕一条鱼。俞树青爱护小鱼,是婺源人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的一个缩影。从1992年起,婺源县陆续建起193个自然保护小区,极大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现在,婺源县森林覆盖率达82.64%,有植物3500多种,有6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0种省级保护野生动物在此栖息安家,成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典范。   婺源自古就有封禁风水林、水口林,杀猪封山的生态保护传统。1992年,该县率全国之先在秋口镇渔潭村建立自然保护小区,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权属不变、村站共管的方式,对村落生态林进行保护。试点成功后,该县出台了《婺源县自然保护小区管理办法》,逐步在全县各乡镇先后建立了自然生态型、珍稀动物型、水源涵养型等六大类自然保护小区193个,总面积达10.98万公顷。自然保护小区内禁止挖沙、采石、取土、野炊、渔猎、放牧。婺源这一做法曾被原林业部向全国推广。

  与此同时,婺源县高标准开展封山育林,推广改燃节柴、改灶节柴工程,关停并转了木材加工企业,加强了林政管理和森林公安、林政稽查等林业执法队伍建设,确保了森林资源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婺源的生态保护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境内的饶河源湿地公园和婺源森林鸟类自然保护区,先后升格为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小区建设29年来,婺源的森林覆盖率由73.7%上升到82.64%,生物多样性得到很好的保护。目前,该县境内有南方红豆杉、鹅掌楸等18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金线兰、细茎石斛等125种省级保护野生植物,有木本植物1100多种、草本植物2400多种;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鸟类和其他动物在此栖息,豹猫、黑麂、白颈长尾雉等一级“国保”动物经常现身;比大熊猫更稀有的蓝冠噪鹛落户这里,为婺源独有鸟类;该县的鸳鸯湖成了亚洲最大的野生鸳鸯越冬栖息地。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助推婺源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风生水起,使之成了当地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